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
教育,从来都是民生热点。今年两会有两个新鲜的声音:一是央视新闻主播海霞在表达对5G生活的畅想时温柔地展望:未来在VR场景下,播音员、主持人们可以带着全国各民族的孩子一起来早读。另一个是全国政协委员许洪玲关于“父母持合格证上岗”的建议引发网友热议。
庚子鼠年,注定有太多的不平凡。5月28日下午,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非比寻常的2020年全国两会画下了圆满的句点。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小微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等发言更是迅速成为热议“金句”。疫情防控期间,一系列“放水养鱼”的扶持举措为广大企业发展注入“强心针”,一连串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为众多中小微企业发展吃下“定心丸”,带来新的经济发展活力。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民法典草案审议成为备受瞩目的一大议题。审议通过后,这部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将成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凝结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彰显的是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开启的是“中国之治”新高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的江苏设区市市委书记、市长应媒体之邀,围绕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目标任务,各书写了一个汉字,引发了网友热情围观。见字如面,见字见心。舒展大气的点横撇捺中,洋溢着江苏人民迎难而上的奋斗豪情,勾画着写好“双胜利”的江苏美好愿景。
“让中医药文化非遗项目‘活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好中医药维护健康之效。”5月25日,全国政协委员王宜带来“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惠及大众”的提案,而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为“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中医药话题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全国进入两会时间以来,“六稳”“六保”再次成为热点词,《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